上一页|1|
/1页

主题:开发商十大暴利狠招曝光 全面揭露房产"潜规则"

发表于2010-09-13

1、空手套“白狼”

一些本不是从事房地产业务的,或者以前是做装饰业务的人,稍微了解了房地产方面的知识,知道其中的丰厚利润,于是注册一家房地产公司,然后挂着国有或合资的大牌子来掩人耳目。还有一种现象,个人所有或个人承包公司,挂靠在某大型公司的名下,建设资金完全靠购房者预付的购房款完成楼盘开发。

危害:这样的公司往往在后期资金不足,无法按期将房子交付使用,购房者买了这样的房子,将会麻烦不断。

对策:购房者在购房前一定要摸清开发商的背景,查明其主管部门、注册资金及建设部门颁发的房地产开发资格证书等情况。

发表于2010-09-13

2、大打概念牌

一些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总要打出比实际情况好上几倍的广告,尤其是顾客关心的地段问题,往往要把自己开发的地段说得非常优越;说交通便利,距离城市核心商圈仅多少多少站路,直令人心驰神往。

比如距离东湖若干千米远,说有观湖房,实际上就靠东湖一边的几个高层楼层看得见,80%的楼层看不到东湖;比如距离地铁千把米,地铁还是10多年以后的事情,广告中吹嘘地铁从楼边经过。

危害:购房者若冲着广告中注明的东西买房,很多都会大呼上当。

对策:购房者不要受广告诱惑,要进行实地考察。可以到国土部门了解城市的规划,有些地段目前较偏,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其繁华可能只是三两年的时间;有的地段当时确实很不错,但未来可能拆迁,其优势不复存在。

发表于2010-09-13

3、调高楼盘容积率

开发商为了极大地发挥土地的效益,还千方百计地改变土地的用途。在这方面,开发商可运用的手法就更复杂了。

调高容积率是压缩楼盘成本的重要手段。规划和城建部门制定有楼盘的容积率,而有“实力”的开发商会通过特殊的途径,打通主管部门的关系,以多种理由把楼盘的容积率调高,按自己的意图规划,更改房屋间距与房屋高度的比例。还有,通过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等方法,达到将宅基地楼等变换成商住楼,以牟取暴利。

危害:按规定,房屋间距与房屋高度的最低比例是1比1,因为房子的间距直接影响着居室采光、通风、视野和绿化,而有的房地产公司为减少成本、追求利润,随意缩小房子的间距,会给居住者带来许多不便,同时房产内在价值也相应降低。购房者千万要看清购房合同。

对策:对照购房合同,发现问题,立即找开发商理论,或者向当地开发办举报。

发表于2010-09-13

4、使用年限缩水

按照有关法律,不同用途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是不同的,一般商业用房的使用年限是40年,居民居住的年限是70年,其它如文化体育等用地的年限是50年。但有的开发商开发居住楼盘时,少拿10年、20年的使用时间,将土地的使用年限缩短,可对购房者说是70年,其目的是少交纳国家土地出让金。

还有的开发商在销售方式上混淆用途,比如推出的“商住两用房”,开发商宣称购得此类房既可以办公,也可以用于个人居住。而这种两用房如果在居住的过程中用于商业,就变相逃避了另外30年的国家土地出让金的交纳。

危害:缩短使用时间年限,购房者会损失不少,因为自己会提前交纳国家土地出让金。

对策:一定要查看开发商的“五书”,或者到规划部门、开发部门了解,楼盘的使用年限是否缩水。

发表于2010-09-13

7、安排“房托”买房子

这是以前开发商经常玩的套路。安排“房托”买房子,就是开发商找一个“房托”,来买开发商的房子,然后进行倒卖。当然,这些“房托”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所得的利润都会进开发商的腰包,即使不进开发商的腰包,这个肥水也不会流进外人的“田”里。

安排“房托”倒卖自己的房子,操作方式比较简单,有一些开发商可以说是“玩”得非常熟络,一套户型比较好的房子,会安排“房托”转手几次,房子价格涨得离谱。

比如一套房子最开始18万元起卖,“房托”买后,转手把房子卖给另一个“房托”,这时,价格达到23万元。这个“房托”也不会真的要房子,他会立即把房子转卖给下一个“房托”,达到28万元。这个“房托”如果把房子卖给真正的购房者,价格绝不会低于28万元,有的达到30多万元。这其中,经“房托”操作后,房价涨了10多万元。

发表于2010-09-13

8、延迟开盘好赚钱

中国人历来有一个习惯,买东西喜欢跟风凑热闹,一听说哪个楼盘看房、买房的人很多,那些想买房者便跃跃欲试了。开发商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这种盲从心理,在营销方式上狠狠地“玩”购房者。

比如汉口有一个楼盘因为其定位为适宜白领居住的小户型,去年初,开发商称起价在3500元/平方米左右,当时预计开盘时间是去年底,可是楼盘修建好了,竣工备案证也拿了,就是迟迟不开盘,而只是搞内部认购。此时,起价已经上升到了4100元/平方米。

开发商拿到了预售许可证不开盘,先搞内部认购,这种做法并不违规。开发商的基本做法是:先不公开销售,搞内部认购,过一段时间宣称房子已经不多了,再不登记,开盘时想买也买不到了,而且现在通过内部认购的房子价格相对较低。开盘以后,房价铁定要涨。这样营销,令一些购房者趋之若骛。

还有的开发商为了给大家一个总是开盘的印象,明明几个可以一次性推出的楼盘,分几批推出,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后面开盘的房子都可以提价。

发表于2010-09-13

9、“外援”是假,提升名气是真

有一些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开发商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宣传时说公司请了“外援”,比方说是洋人设计、请了深圳的物业管理等。

实际上,开发商说建筑设计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公司,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按照有关规定,外资设计单位不能单独参与一个楼盘的建筑设计,必须和国内的一家设计公司来共同设计。很多时候,真正做出房子设计的就是国内公司,弄个外国名字,只是满足购房者“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心理。

物业管理也一样,不少小区所称的身政的物业管理,其实只是购买了这家知名物管的名号,该公司一般不会来亲自服务。

还有另一种情况,开发商在国外或者香港、深圳注册一家公司,然后让这家公司负责楼盘的设计、物业管理等工作。实际上呢,国外或者香港、深圳的公司是个空壳。

发表于2010-09-13

10、小红旗的奥秘

每个楼盘预售时都有销控表,销控表是售楼处张贴的楼盘销售进展的信息表。可别小看了这个普通的表,其实它的意味比较多。

购房者看中一套南北通透、卧室双朝阳的房子,但销控表却会显示该户型的房子已经售出。售楼小姐同时会一个劲儿向他推荐其他户型较差的房子。

这其中的奥秘就出在销控表的小红旗上。其实,一般情况下,开盘没几天,或者还没开盘,开发商就会人为地在销控表上插上不少红旗,以显示楼盘销售旺盛。其目的一是把那些比较好销的主推经典户型“雪藏”,差一点的房源先处理掉,好的留到现房或准现房时加价出售。二是赢利更多。开发商在开盘时,一般会把价格定得低一些,但通常是该楼盘楼层、朝向最差的一间来吸引客户,而一旦有客户来购房,却是高价格了。

当然,售楼小姐会根据顾客的买房意愿、可接受的价格等因素,适时运用小红旗战术,适当调整一些好的户型出售。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