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从《阿凡达》现象看国足 中国足球到底缺了什么?

发表于2010-01-18
我们惊喜地发现,泱泱“贺岁”大军中也有了中国足球的身影:2:1,国足在亚洲杯预选赛中击败弱旅越南队迎来新年首胜。
发表于2010-01-18

岁末年初,又是一年“贺岁”时。商界无不趁此良机取悦民众并大量吸金,影视界尤为活跃。1月4日,好莱坞巨制《阿凡达》骑着一只“大鸟”横空出世继而风靡全球,并一度成为新年最为热门的文化事件。在中国,《阿凡达》同样让众多影迷心驰神往,一票难求堪比“春运”。

发表于2010-01-18
面对《阿凡达》这一“外来贺岁大片”的猛烈攻势,中国“本土贺岁片”则陷入“集体失声”的尴尬境地。确实技不如人,票房平平也无话可说。那么,对比《阿凡达》,中国电影缺的是什么?影评家们认为,我们最缺的一是先进的电影技术,二是优秀的电影人才,三是丰富的想像力。
发表于2010-01-18
假如将一场足球赛比作一部电影,权且可说中越之战是一部“贺岁片”,但充其量是一部“本土贺岁片”。
发表于2010-01-18

“技术”“人才”以及“想像力”。让人感到无比凑巧的是,中国电影不具备的东西不正是国足现在所缺少的吗?如今,粗糙平庸的技术成为中国队在技术足球道路的一堵“高墙”。面对越南这样的绝对弱旅,中国队这一问题并不明显。但从高洪波执教后的整体情况来看,现有的国家队球员中大多数还是不习惯互相传接的地面打法,有威胁的进攻几乎都来自边路进攻,国家队俨然成为一支“头球”队。他们在如何跑动、策应,如何分球,如何进行撞墙式配合等技术流球队最需要的细节问题上缺乏基本的理解。

发表于2010-01-18

中国缺少足球人才早已成为老话题。其实,中国队不光需要足球人才,还需要足球“天才”。但是,目前的这支国家队依然是一支“无核”球队,没有一个能穿针引线、盘活球队的核心球员,或在关键时刻能凭借个人能力挽救全队的关键先生。

发表于2010-01-18
曾经有人质问,13亿人的泱泱大国为何选不出一个优秀的足球人才?这在逻辑上的确很难理解的问题却暴露了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选拔机制的弊端。近年来,中国青少年队往往能在国际赛事中获得佳绩,但从来没有为成年队输送过能力超强的优秀球员,而如意大利、德国、葡萄牙等足球强国并不在乎青少年比赛的成绩,但却能培养出巴拉克、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这样世界级的明星球员。
发表于2010-01-18

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主要是练技术、打基础,而并非夺冠军。中国足球要给青少年“松绑”,把附加在足球之上的功利负担卸去,将球员的技术、意识作为发展的基础。

发表于2010-01-18

与足球一样,“想像力”也是圆的。绿茵场上,“想像力”可以体现在团队配合和个人技术上。如一些球队在任意球的配合上就有丰富的“想像力”。个人技术上的“想像力”往往依靠个别球员在球场上的“神来之笔”。无论哪种“想像力”,都需要有良好的团队默契和超高的个人技术作为基础。显然,目前的这支中国队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发表于2010-01-18
我们不敢奢望中国足球能与世界强队相媲美,但国家队要想“冲出亚洲”就应试着培养“想像力”,这一点高洪波需多琢磨,球员们则要多训练。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