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如何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

发表于2013-05-3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基本方针。创业是就业之本,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促进更高质量的创业。由于高校扩招、其他就业群体规模扩大、高素质就业岗位仍显不足等原因,促进大学生就业一直是我国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是 “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的必然举措。近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

发表于2013-05-31

大学生创业受到重视

  记者:目前,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大学生创业的发展态势如何?

  吴江:我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大学生创业促进政策并产生了良好效果。比如,大学生创业率和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环境好评率逐步提高、大学生创业培训接受率和大学生创业政策受益率呈总体提升态势、大学生创业质量不断提高。

  大学生创业率偏低

  记者:据您了解,现在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是否强烈?

  吴江:大学生创业率不算高,且高素质生源创业意愿不强。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分别只有1.2%、1.5%、1.6%,而欧美这一比例在20%至30%左右。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高素质人群的创业率不高:在三届创业者中,高职高专的创业率分别为 1.6%、2.2%、2.2%;本科生的创业率则分别为0.7%、0.9%、1.0%。

  创业质量有待提升

  记者:那么大学生的创业质量怎么样?

  吴江:创业质量还有待提升。个体工商户是各届大学生创业者首选的创业组织方式,且其占比均超过半数;创业稳定性有所下降,首次创业时间为1个月至6个月和具有三次及以上创业经历人员的比重逐届增高;50万元及以下是各届创业者占首位的营业收入水平,且其占比均在60%以上;5万元及以下是各届创业者占首位的注册资金规模,且其占比均在50%左右;10人及以下是各届创业者占首位的员工拥有规模,且其占比均在70%左右;小有盈利是各届创业者2011年占首位的盈利状态,且其占比均在50%以上。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