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如何冲破“避垒”

发表于2004-09-01

                                                             高重恒
    外地来郑的开发商,在初次调查后,不禁心中窃喜:郑州的房地产真是块大肥肉、大蛋糕。
    殊不知,郑州的房地产是特别复杂的,这种复杂,来源于各种看不见市场的壁垒。
    一是购买力的壁垒。郑州市的市民收入没有沿海地区城市的高,因此在进行决策时,应站在谁的立场及出发点去思考,这就需要进行研究。因为由于购买力的问题,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户型、面积、价格、产品类别等等都是特别敏感的问题,笔者曾与一些外地开发商就楼盘交住进行过交流,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很多人看来很容易犯错误的事,他们却敢去犯这样简单的错误,从其所提拱的市场证据,也罗列出一堆又一堆,但这些论据的表现都是自己在原来成功的城市,开发成功如何如何。
    可是,这是在郑州。
二是消费习惯的壁垒。
    郑州人是比较“怪”的,可能感觉比较简单,其实是比较复杂的。这中间的消费心理、风俗习惯、区域价值的判断等等都是难以捉摸的,而这种“壁垒”是无形的,是改变,还是满足适应。可能大部分外来开发商会认为,要改变这种落后的习俗,事实上,能这样吗?
三是成本的壁垒
    所谓成本与价格是有关系的,很多人都认为郑州的房子价格有1000元的上升空间,这是与周边省会城市所对比后得出来的,于是就可以在建造上与推广上不惜成本,都美其名曰是为了品牌;为了品牌,使多少楼盘出现问题,为什么屡屡犯错。
    在郑州,无论怎么做,高层的价格就稳在3200元/m2,想往上多升,是需要付出时间代价与成本代价的,不信您可以试试。
四是自我心理的壁垒
    轻放,不能是外来开发商的一种表现,因为,他们是从大城市来,有发达的先进的开发经验的城市来,自然就会看不起本地一些开发商的做法。这样,自然不自然地就有了轻放的理念及行为,就会影响到一系列的决策,比如资源的整合、推广的手段、楼盘的定位等等都会产生后悔的问题。
    要在郑州站住脚,就要扎根要溶入郑州,不要以为自己来自一个武功高3年的地方;否则,会要后悔的。
    所以,一定要冲破进入郑州市场的“壁垒”。
上一页|1|
/1页